人民日报有力有效整治零公里二手车

已完成车辆登记手续,名义上属于“二手车”,实际行驶里程极低甚至为零;在二手车交易平台上很常见,价格普遍比新车指导价低数万元,部分车型的上牌时间仅一个月左右……近期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现象引发关注热议。
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久已有之,为何于今为烈?某车企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有些车企为了冲销量,将车辆大量售卖给第三方,上牌注册后即可算作业绩,但实际上还是新车。这种变相降价手段,扰乱正常市场秩序,成为汽车行业“内卷”的突出表现。

看似诱人的“准新车”,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。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,部分车企为完成销售目标,通过激励政策导致经销商积压一定库存;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、快速回笼资金,将库存时间较久的新车注册为二手车,再进行售卖。更有甚者,直接将新车伪装成已售状态,粉饰销量数据。凡此种种,形成一条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灰色流通链条。
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乱象丛生,负面影响不可小视。对车企而言,这种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去库存,但也压缩了利润空间,甚至加剧了亏损,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、加大创新资源投入。这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弊大于利。对消费者来说,购买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看似在价格上得实惠,实则面临诸多风险。比如,可能丧失首任车主专属权益,车辆存在电池健康度下降等隐患,转售价格也会贬值更多。从行业角度看,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扰乱新车销售与二手车交易的正常秩序,造成市场数据失真。长此以往,会误导资源配置,挤压合规车企与经销商的生存空间,阻碍整个汽车产业的良性运行。

往深里看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频现,本质上是汽车市场价格战的延续,反映出整个行业存在“内卷式”恶性竞争。正视问题、凝聚合力、重拳治理,完善制度规范,引导行业加强自律,才能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秩序,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此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,规范竞争秩序,维护公平的竞争。近日,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召集车企和相关行业机构等开座谈会,规范整治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乱象,同时引导二手车出口。相关举措,传递出“反内卷”的明确信号。

多管齐下,多方携手,方能去疴治乱。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二手车的注册和入市监管,建立健全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,明确行业管理规范,严控上牌即转售行为。同时,强化全行业自律,车企特别是新能源车企要告别“数据崇拜”,变拼销量为拼质量、拼技术、拼创新、拼服务,专注于提升内在竞争力。消费者也应擦亮双眼,培养良好消费素养和习惯,在选购车辆时,既看价格,更看产品品质和服务保障。

当汽车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规范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就跑不远、跑不久。多措并举、久久为功,助力车企始终奔跑在健康、有序的发展赛道上,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,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putqd.com/2306.html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上一篇: 2018款奥迪A6L:豪华与科技的完美融合
下一篇: 提振效果超预期汽车置换补贴下半年有望再发力